教育学笔记第一章 |
第一章
1.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,是传承社会文化,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.
2.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、有系统、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。
3.教育的功能
1)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
2)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
4.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
1)前制度化教育
2)制度化教育: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,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果的、按年龄分级的
教育制度。
3)非制度化教育
5.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
1)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域小学教育的衔接
2)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亚美永远多一点义务教育年限
3)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
4)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
5)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
6)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
6.古代教育
我国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:内容:六艺教育、"四书""五经"\科举制度、
古代雅典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及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
古代的斯巴达教育、强悍的军人、强调举止体育训练
7.近代教育
1)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,公立教育崛起
2)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
3)教育的世俗化
4)重视教育立法,依法治教(我国1995今年)
8.20世纪以后,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
教育的终身化\教育的全民化\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\教育技术的现代化
9.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,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。
10.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:
孔子: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;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;
《学记》: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,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。
教学相长;道尔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;
11.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
苏格拉底:知识即道德的观点,产婆术教学方法;倡导问答法:
亚里士多德: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(第一次)
12.
(1)教育理论的萌芽状态
世界上最早的相对集中地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:《学记》
西方:古罗马教育学家昆体良《论演说家的培养》(雄辩术原理)
(2) 教育理论的形成阶段
1632年,夸美纽斯<大教学论>: 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,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.
班级授课制;泛智教育.
赫尔巴特<普通教育学> :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教育理论专著,
赫尔巴特: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,认为课堂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.
英国教育学家洛克<教育漫话>
法国卢梭<爱弥尔>
瑞士斐斯泰洛齐<林哈德与葛笃德>
(3) 多样化发展阶段
斯宾塞《教育论》,
杜威:《民本主义与教育》;教育即生活,教育即生长,学校即社会,从做中学,——
以学生为中心,现代派教育学。
凯洛夫《教育学》: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